日常购物时价格里藏着什么秘密?想开小店、创业该怎么缴税省钱?这些和咱们学生生活、未来发展息息相关的问题,快来税言税语社团的活动里找答案吧!
10月22日,税言税语社团在樱花园拓新楼1105教室,开展了 “税惠赋能,创业同行” 主题活动。贴合学生生活和创业设想的增值税实用知识,让大家听得懂、用得上。
活动里分享的内容,全是同学们日常能接触到的场景:
平时买零食、买文具,价格里其实悄悄包含了增值税,原来我们每天都在和税收打交道;
校园里个人转让自用的二手书本、闲置物品,打印店承接小订单,这些场景哪些能免税、哪些能减税,一一讲得明明白白;
对有创业想法的同学来说,最实用的莫过于 “小规模纳税人” 相关政策 —— 以后开个小工作室、做电商副业,怎么计税更划算,优惠政策怎么用,都有了清晰指引。
有准备毕业后开文创小店的同学说:“原来月销售额10万以下(普通发票部分)能免税,还能开专用发票,这些知识直接帮我算清了创业成本,太有用了!”
考虑到不少同学有创业规划,活动特意重点解读了小规模纳税人的核心政策,用简单直白的话讲清关键信息:
谁是小规模纳税人: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500万以内,会计核算不用太复杂,适合初创小生意;
缴税更优惠:平时按3% 税率缴税,现在有优惠减按1%征收;
重磅福利:2023年1月1日到 2027年12月31日期间,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含10万),直接免征增值税!
这些政策不搞 “文字游戏”,一条条拆解清楚,让想创业的同学心里有了底。
光听还不够,答题环节让大家当场检验学习效果。活动设置了几个典型题目,帮同学们澄清常见误区:
不是所有农产品都免税,只有 “农业生产者卖自己种的初级农产品(如新鲜蔬菜、未经打磨的稻谷)” 才能享受免税;
个体工商户卖旧电脑不免税,但如果是咱们学生个人卖自己用旧的物品,就能免税。
交流讨论环节,同学们彻底打开了话匣子。有人分享自己帮家里卖农产品时遇到的税务问题,有人说以后做校园代购要注意发票问题,还有人拿着自己的创业计划书,和社团成员探讨如何用税收优惠降低成本。
现场氛围热火朝天,大家不再是被动听知识,而是主动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想法,把增值税知识真正和生活、创业联系起来,越聊越有收获。
这场接地气的增值税知识分享,没有空泛的理论,全是实打实的实用内容。它把原本晦涩的税收政策,变成了咱们日常消费的 “明白账”—— 知道钱花在了哪儿;也变成了未来创业路上的 “减负伞”—— 学会用政策省钱、规避风险。
对咱们学生来说,这些和生活、就业、创业紧密相关的知识,正是成长路上需要的 “硬干货”。未来,税言税语社团还会带来更多实用的税收知识分享,助力大家把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在成长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