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二九运动88周年纪念日来临之时,为落实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相关要求,教育引导青马班学员、团学干部代表、优秀团支书代表弘扬革命精神厚植家国情怀,认真学习河南优秀文化,就近开展国情教育,参观革命遗址和抗日烈士陵园,校团委组织开展了本次弘扬革命精神厚植家国情怀主题团日活动,校青马班学员、团学干部代表、优秀团支书代表94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大家首先来到了中原抗战第一村——裴庄村,这里是著名抗日爱国志士常仙甫的故乡,也是中共卫西工委旧址所在地。1938年3月15日,常仙甫组织裴庄村村民痛击进犯的日军,打响了中原民众自发抗战的第一枪,在常仙甫烈士的纪念雕像前,全体师生肃穆而立,致敬默哀,敬献花篮,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共同学习了常仙甫同志抗日事迹,并进行了抗日诗词朗诵,表达了对革命先烈的崇高敬意和深切哀悼。通过参观中共卫西工委旧址和红色长廊、革命文物、地道设施、、寨墙遗址,同学们再次缅怀了那段峥嵘岁月。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虽我们身处和平年代,但仍要思考和平来之不易。我们应敬革命烈士“气节坚贞甘赴死,英名皓魄照天陔!”,记革命烈士“凶顽难屈英雄节,浩气长存日月明”。

接着,大家来到了浚县烈士陵园,其中安葬、记载着870多名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共和国解放和建设做出过巨大贡献的英烈遗骸和事迹。同学们在陵园内抗日英烈纪念碑群前,重温入团誓词,诵读抗日经典诗篇,对烈士陵墓进行了认真清扫并献上悼念白花。在这个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我们学习抗战历史、接受革命传统教育、陶冶道德情操,弘扬革命精神厚植家国情怀。


随后大家来到了黎阳仓,黎阳仓,一个史籍中屡屡提及,却又着墨不多的隋代官仓,5年前随着考古挖掘才展现在了世人面前。那鳞次栉比的近百个地下粮仓,勾勒出了它与当时政治、经济、社会千丝万缕的联系,也记录下古人的匠心独具巧捷万端。工作人员向我们讲述了粮仓结构和黎阳仓位置之良好便于漕运和搬运储藏,黎阳仓所在的大伾山北麓,土质纯净,直立性强,排水便利,仓窖建在高处,就原地势略加平整,挖掘而成。仓窖的坑底,用木板圆形拼接、平铺;周边则是用竖向木板,由下而上拼合固定,然后用火烘烤,除去湿气,再铺上草、糠和苇席,在这样密封的仓窖里,粮食最长可以存储9年。同学们认真聆听,仔细观察,进一步理解了为什么中国每年的一号文件主要是农业的原因,我们国情就是人口多,要保障能够吃饱、吃好、吃得营养、吃得健康,农业就有很大的任务,从这个角度去看,中国人一直讲粮安天下,粮食是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同学们在此上了一堂生动的国情教育课。


最后,大家来到了浚县古城,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河南拥有众多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走在历史厚重的古城墙下,经过世袭翰林府、关圣庙、典史署、县衙、文庙,品玩泥咕咕、着古韵汉服,让同学们沉浸在拥有2200年历史的黎阳古城中,陶冶在中原大地灿烂传统文化间。

在一二九运动纪念日当天开展本次主题团日活动非常具有教育意义,将进一步教育和引导青马班学员、团学干部代表、优秀团支书代表铭记历史继往开来。弘扬革命精神,厚植家国情怀是我们每一位团员青年共同的使命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