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责任担当,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把课堂学习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经济管理学院开展了暑期“牢记嘱托践使命,行走中原看巨变”实践活动。
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同学们来到了鹤壁市毛连洞村的红色教育基地,在这里一起感受红色氛围,聆听红色故事。

毛连洞村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据《史记·赵世家》记载,战国时期毛连洞村名为牟山村,是赵国中牟邑的所在地。这里东临平原,西接太行,进可攻,退可守,属战略要地。1940年以后,日军对平汉铁路两侧和卫河沿岸增设据点,挖壤筑堡,妄图切断冀鲁豫同革命根据地中件的联系,就在这样的严峻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在这里秘密建立了三百余里长的红色地下交通线。毛连洞村红色地下交通站在当时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先后护送,刘少奇邓小平、陈毅、杨勇、萧华、舒同等八千余人穿越敌伪封锁线到达革命根据地延安。
毛连洞红色教育基地位于河南省鹤壁市大河涧乡,太行山脉牟山脚下。抗战时期,这里聚集了多支武装力量共同抗日。这里有烽火岁月中留下的汤阴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抗日学校旧址、红色交通站旧址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鹤壁市第一块抗日根据地。

参观学习过程中,震撼人心的历史故事、弥足珍贵的历史照片,展示了革命前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红色江山,一幅幅真实的画面、一段段辉煌的历史、一个个再现的历史场景震撼人心,沉淀着昔日的峥嵘岁月,鼓舞着同学们铭记光荣历史、牢记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通过这次实践活动,让同学们感受了先辈们不畏艰险、勇于奋进的革命历程。